近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以“面-线-点”扎实推进学生党员主题教育,自上而下、由面到点,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全面落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
“面”上覆盖,在理论学习上下“实功夫”。信息学院坚持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为根本,力争将理论学习覆盖至学工队伍、学生党员、青年学生各个层面。组建思政队伍学习班,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研读《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指定学习材料,邀请文法学院李丹副教授开展“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讲座,邀请2022年“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姜媛开展“以匠心育新人——在为青春护航的事业中讲好思政故事”交流分享。组建学生党支部书记学习班,邀请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兼)亓红强为学生党支部书记讲授“《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解读”的专题党课;学习班由思政干部带领开展党课培训、工作研讨、经验分享等“入门课”“基础课”“实例课”,同时党支部对接各团支部,以党带团学、党团共建的组织优势,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线”上贯穿,在调查实践上下“深功夫”。信息学院通过挖掘“师-生”“生-生”两条调查线路,面向全院学生开展调研工作:“师-生”线路,发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情况调查问卷》,全面了解学生关于思想建设、教学培养、思政工作等九方面观点和倾向,每名辅导员各自负责一项主题,用谈心谈话和实地走访的方式,深度了解学生诉求;发布《学生党员入党动机及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调研》,深入了解学生党员在入党初心、党性意识、作用发挥等六方面情况,深挖新时代学生党建工作内涵,创新学生党建工作途径,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良好基础。“生-生”线路,以党、团支部、实验室、寝室为集合,在学生党员内部开展“我为同学办实事”调研实践,发挥“朋辈头雁计划”育人力量,积极调研学生个人生活和学术科研情况,以学生视角发现并解决共性需求与个性困难,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暖心为方向为同学们办实事、做好事,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上好“为民服务”实践课。
“点”上开花,在活动形式上下“巧功夫”。信息学院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主题教育,矢志推动主题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在线上,学院立足一流学科特色,遴选辅导员、优秀团支部、毕业生代表、优秀学生党员组建新一季“青年说”宣讲团,现身说法录制“科技创新·强国有我”主题微党课;依托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等媒体平台,开展学习强国争优赛、党章党史问答闯关等趣味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主动性,积极营造主题教育氛围。在线下,面向学院全体青年学生,开展“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青年说”故事分享会,以青年之口抒发青年之声;带领学生赴辽沈战役纪念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雷锋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团)日,开展情景式、互动式“研学课堂”;依托东信劳育实践基地开展“我在东信学种地”项目,组织学生党员前往拉古村学农助农,引导学生党员在劳动服务中接受思想淬炼、精神洗礼,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实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